我國垃圾焚燒發電現狀與分析 |
我國垃圾焚燒發電現狀與分析 來源:能源雜志 作者:周曉蘭 十幾輛垃圾運輸車在一個交叉路口一字排開,它們的目的地是位于北京市朝陽區的清潔焚燒中心。這個垃圾日處理能力達到1800噸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年發電量2.9億度,相當于節省10萬噸標準煤。 事實上,這個垃圾焚燒中心只是國內持續火熱的垃圾發電廠產業的一個縮影。 公開資料顯示,僅2018年全國新投入運行的生活垃圾焚燒廠就超過了60座(不包括擴建項目),是我國歷年來建成投入運行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處理能力最多的一年。 “生活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屬于高投資、收入穩定的產業?!敝袊鞘薪ㄔO研究院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徐海云說,目前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還處于快速發展階段,各類企業、各路資金也正蜂擁而入。 來自國信證券發布的垃圾發電的一份報告稱,“十三五”期間中國垃圾焚燒發電設備、工程及運營總市場規??蛇_3120億。 國家環保政策的大力執行以及國民環保意識的逐步提高,都推動著垃圾處理產業的發展,垃圾圍城的現實也驅動著垃圾焚燒逐漸取代填埋。依據國家統計局歷年數據測算,我國生活垃圾焚燒無害化處理量已經從2008年的1569.7萬噸增長至2017年的8463.3萬噸,在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中占比已經高達40%。 相比發達國家,我國的垃圾發電尚有上升空間,國家發展改革委及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發布的《“十三五”全國城鎮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設施建設規劃》中提出:“十三五”期間,全國規劃新增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能力50.97萬噸/日(包含“十二五”續建12.9萬噸/日),設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燒處理能力占無害化處理總能力的比例達到50%,東部地區達到60%。 投產“大年” 2019年是我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最多的一年,全國有600個大中小型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項目擬在建,初步估算單個項目投資約2億~20億。業內認為,未來兩年垃圾焚燒發電行業將迎來投產“大年”,市場規模有望高達千億元。 我國垃圾發電作為后起之秀,已經步入了快速發展的軌道,在全國范圍內的布局正由一、二線城市逐漸轉向三、四線城市。 1985年,我國第一座垃圾發電廠在深圳開工建設,彼時引進的是日本三菱公司的焚燒成套技術與裝備,垃圾發電廠的日處理能力僅300噸。但由于引進國外技術的投資成本高,以及我國焚燒的垃圾熱值低、水分高,這也導致在其后的十幾年里我國垃圾發電產業發展遲緩。 直到2000年左右,我國垃圾焚燒發電進入了較快的發展階段。隨著我國經濟發展及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高,生活垃圾越來越多,垃圾焚燒廠建設的迫切性也越來越高,經過前面多年的沉淀,我國的垃圾焚燒爐排爐技術及設備已從完全依賴進口,實現了國產化,為國內的普及使用創造了條件,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投資門檻也大幅降低。同時,在環保標準進一步提高的情況下,實踐證明國內原來的流化床工藝并不適用,機械爐排爐技術及設備逐漸成為主流。 而后城鎮化發展造成城市用地緊張,我國各地城市土地價格普遍呈現上漲趨勢,這就造成垃圾填埋的成本變高,因而填埋在垃圾處理市場占據的份額逐步縮小。 基于以上背景,國家政策指引及市場需求催動著我國垃圾焚燒發電產業迅猛發展垃圾焚燒行業得到了高速發展,垃圾焚燒對垃圾減量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截至2018年年底,我國內地建成并投入運行的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約364座、總處理能力為37.0萬噸/日。其中采用爐排爐的焚燒發電廠就達284座,占總量78%。 當前,我國垃圾焚燒發電廠主要分布在東部的經濟發達地區。生物質能產業促進會發布的《中國生物質發電產業排名報告》中顯示,截止2018年年底,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已遍布全國30個省、直轄市、自治區。2018年垃圾焚燒發電裝機容量前十省份分別是浙江、廣東、山東、江蘇、安徽、福建、四川、湖南、北京、河北,有7省份在東部地區。 ![]() 未來隨著東部地區一、二線城市的垃圾焚燒市場趨于飽和,垃圾發電廠的建設步伐將邁向三四線城市。 |